【中国那些事儿】外媒:中国智造开启机器人工厂新时代

  利来娱乐官网     |      2025-06-29 19:49

  中国日报网5月14日电 人形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技术(AI)的集成载体,吸引着全球目光。近年来,中国的人形机器人产业以惊人速度崛起,不仅能完成翻跟斗、半程马拉松等复杂动作,还展现出多样化的应用前景。

  路透社文章称,受益于DeepSeek等本土人工智能企业的卓越表现以及中国的供应链优势,中国AI驱动的人形机器人正引领制造业新革命,加速迈向全球制造业的未来。

  文章作者在上海郊区的一座大型现代化仓库内实地采访时看到,数十台人形机器人正由操作员精准操控,循环执行折叠T恤、制作三明治和开门等任务。这些机器人每天运行17个小时,目标是生成海量数据,供其所有者用于训练机器人。

  “想象一下,有一天在我们自己的机器人工厂中,我们的机器人能够进行自我组装。”企业负责人姚卯青充满憧憬地表示。

  他希望这些机器人能够普及全球,彻底改变人类生活、工作与娱乐的方式,“5到10年后,机器人可以整理居民的房间、取包裹,甚至将人从床上挪到洗手间”。

  文章采访了超过十位业内人士,包括人形机器人制造商、投资者、客户及分析师。他们一致认为,机器人“大脑”开发的突破正在将这些金属机器从单纯的展示品转变为高效、自学的生产力工具,有望重塑全球制造业龙头——中国的产业格局。

  中国通过专注数据训练和复杂的AI模型构建了显著优势,DeepSeek技术突破被认为是关键助力。

  业内人士强调,在全球制造业格局重塑的背景下,中国机器人若能在工厂车间实现广泛部署,将助力中国持续推动经济增长,巩固其全球制造业的领先地位。

  美银证券在其最新研究报告中指出,到2030年,全球人形机器人年销量可能达到100万台,并形容这一行业仍处于“婴儿潮阶段”。

  美银报告说,凭借其全面的供应链,中国在大幅降低人形机器人生产成本方面具有优势。到2025年底,人形机器人的平均材料成本约为3.5万美元,若主要部件从中国采购,到2030年可能降至1.7万美元。

  国际投行摩根士丹利数据显示,31家中国企业推出了36款人形机器人型号,远超美国企业的8款。而且,至少6家中国公司已宣布进入量产或计划于今年实现量产。

  文章说,中国在人形机器人硬件领域的地位尤为突出。据分析师和业内人士透露,中国能生产高达90%的机器人部件,大幅降低了行业进入壁垒。

  “如果你早上提出需求,供应商可能在下午就带着材料或产品来到你的公司,或者你可以直接去他们的现场亲自查看。”北京初创公司灵宝(CASBOT)首席运营官张淼表示,“在海外很难达到这种效率水平。”

  【中国那些事儿】更深了解、更多共赢 中拉各界期待双方合作焕发更广泛潜能

  【中国那些事儿】十年逐光同行路:经贸领航,文化添翼,中拉合作共赴美好未来

  【中国那些事儿】俄专家:中俄人工智能合作跨越“小院高墙”,构建公平世界科技新秩序

  【中国那些事儿】俄罗斯学者:国际风云变幻 中俄关系韧性不减、愈加稳步前行

  【中国那些事儿】美国小伙逛中国全自助便利店感叹满满安全感:在中国能专注于自己的幸福安宁

  【中国那些事儿】贸易保护主义逆风中展现韧性与活力 中国经济为世界注入稳定和信心

  【中国那些事儿】中国潮玩让全世界“疯狂上瘾”:兼具时尚潮流、情绪价值和社交属性

  每日一词 中国-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 China-CELAC Forum

  每日一词 中国-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 China-CELAC Forum